瀨戶內國際藝術祭025行程總覽
(本篇行程以藍字標示)
Day01
降落高松機場 → 琴平金刀比羅宮 → 丸龜城
Day02
前往觀音寺 → 伊吹島 → 高屋神社 → 觀音寺市區 → 高松
Day03
高松港區 → 栗林公園 → 玉藻城跡 → 北浜alley → 屋島 → 回高松
Day04
前往德島阿波池田 → 祖谷藤蔓橋 → 祖谷日歸溫泉 → 大步危遊船 → 回高松
Day05
小豆島渡輪(土庄) → 土庄港邊 → 中山千枚田 → 丸金醬油 → 橄欖公園 → 天使之路 → 回高松
Day06
直島渡輪(宮浦) → 倍樂生博物館區 → 本村港區 → 宮浦港搭船 → 回高松
Day07
小豆島渡輪(土庄) → 豐島渡輪(唐櫃) → 唐櫃港邊 → 家浦港 → 甲生地區 → 豐島美術館 → 回高松
Day08
女木島渡輪 → 鬼島洞窟 → 女木島海邊 → 男木島渡輪 → 回高松 → 前往德島鳴門
Day09
鳴門漩渦 → 渦之道 → 高速鳴門上車前往關西機場 → 臨空城購物 → 結束旅程
(本篇行程以藍字標示)
Day01
降落高松機場 → 琴平金刀比羅宮 → 丸龜城
Day02
前往觀音寺 → 伊吹島 → 高屋神社 → 觀音寺市區 → 高松
Day03
高松港區 → 栗林公園 → 玉藻城跡 → 北浜alley → 屋島 → 回高松
Day04
前往德島阿波池田 → 祖谷藤蔓橋 → 祖谷日歸溫泉 → 大步危遊船 → 回高松
Day05
小豆島渡輪(土庄) → 土庄港邊 → 中山千枚田 → 丸金醬油 → 橄欖公園 → 天使之路 → 回高松
Day06
直島渡輪(宮浦) → 倍樂生博物館區 → 本村港區 → 宮浦港搭船 → 回高松
Day07
小豆島渡輪(土庄) → 豐島渡輪(唐櫃) → 唐櫃港邊 → 家浦港 → 甲生地區 → 豐島美術館 → 回高松
Day08
女木島渡輪 → 鬼島洞窟 → 女木島海邊 → 男木島渡輪 → 回高松 → 前往德島鳴門
Day09
鳴門漩渦 → 渦之道 → 高速鳴門上車前往關西機場 → 臨空城購物 → 結束旅程
這天我前往這次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第一座小島-伊吹島,伊吹島是秋季會期限定的島嶼,當時會選中這座島,是因為受到「伊吹の樹」這一個作品的吸引,不過要前往伊吹島的話,就需要先抵達觀音寺,再從觀音寺搭船前往伊吹島,即使是在藝術祭的期間,伊吹島的船班也並不是很多,所以我一早就從丸龜出發,希望能搭上早一點的船班前往島上。
由於我下車之後離下一班船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先去處理下午的行程,我預計在從伊吹島回來之後,搭乘接駁巴士(¥1500)前往高屋神社的天空鳥居,所以就先去觀音寺的觀光案內所購買巴士票,觀光案內所位在琴彈公園附近,在藝術季期間,從觀音寺車站與琴彈公園的有明グラウンド都會有免費接駁車可以搭到港口,但是從車站到琴彈公園卻沒有接駁車可搭,走大約20分鐘就能夠抵達觀光案內所。
在買了當天最後一班4點出發的高屋神社接駁巴士票之後,我就從有明グラウンド上車前往觀音寺港了,這時距離開船的時間還不算很靠近,觀音寺的路上其實人潮稀稀落落,但是到港口邊的時候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我馬上加入購票的隊伍,卻發現隊伍根本就一動不動。
過了不久,有人出來宣布最靠近的船班船票已經售罄,所以現場的人只能夠搭再下一班船,這裡徹底展現出日本人嶔奇的思考邏輯,下一班船還要等1個多小時,港口的工作人員說不能馬上售票,建議到附近晃一晃再回來,如果按照這個建議,到附近晃到快開船的時候再回來,那可能很大機率就又會遇到船滿了要再等下一班,所以現場根本沒有人願意離開購票隊伍。
感覺現場的日本人也覺得要在港口乾等很不合理,所以就不斷跟港口人員溝通,在十幾二十分鐘之後,港口人員終於願意開始售票,並在購票的時候一併發放整理券,有拿到整理券的人就保證能搭上下一班船,伊吹島的船票來回¥1200並不便宜,但總算是買到票了。
接著就在工作人員的推薦之下,在港口附近的拉麵店(讃岐らぁ麺 伊吹いりこセンター)吃了一個早午餐,這家店的google maps評價不錯,裡面生意也很好,不過感覺很多都是在等船的人就是了,麵的價格都在¥1000以下,我點的是¥900的伊吹沾麵,味道蠻不錯的,麵有點扁扁的口感蠻特別的。
吃完麵後,天氣出現明顯的好轉,我在快到開船時間就又回到了港口,這時港口又已經排成了長隊,不過有整理券在手也沒甚麼好擔心的,在港口的時候注意到看版上寫今天島上有祭典,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每年十月的第一個周六跟周日島上會舉辦「伊吹八幡神社の秋祭り」,來參觀藝術祭還剛好遇到有祭典真是太幸運了。
雖然船班還是不多,但其實在瀨戶內藝術祭的期間已經是有加班船了,但這種加班船的容量特別小,難怪很容易客滿,在快抵達伊吹島的時候,外面燈塔的浮板上站滿了海鷗,就像是之後去女木島時看到的海鷗停車場一樣,非常可愛。
下船後就看到跟祭典有關的船了,伊吹島的夏天是主要的漁獲季,也是獲取日本鯷魚的主要季節,伊吹島最有名的產物就是由這種魚製成的伊吹魚乾(伊吹いりこ),是日本品質十分好的魚乾,八幡神社的秋祭就是要感謝這一年的豐收,會從神社把神輿抬出來到港邊並放到船上,接著有船繞著島航行一圈的傳統。
伊吹島是一座非常小的島,遊客在島上基本上只能用走的,從港口就有一條陡坡往上,走大約5分鐘就可以看到八幡神社了,這時太鼓台已經放在神社門口,儀式隨時準備開始了。
走進神社剛好就趕上了掀開神輿上的白布,一群人簇擁而上抬起了神輿,浩浩蕩蕩的抬著神輿往港口邊走去。
太鼓台也緊緊跟在神輿後面,在太鼓台上還坐著一個人,比較妙的是他在太鼓台上就是安安穩穩的在抽菸,不知道是甚麼意思。
接著就是神輿跟太鼓台都要從窄窄的陡坡往下抬到港邊,由於坡度蠻大的路也很窄,他們前進的很緩慢,在抵達港邊之後,神輿不知道被抬到了哪裡去,太鼓台就直接被丟在陡坡的底部,把整條路都擋住了,抬夫們也都紛紛開始休息,一時之間儀式好像沒有要繼續進行的意思。
在現場等了大概10分鐘好像都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由於島上還有很多藝術祭的作品要看,在港邊瞎等也不是辦法,所以就放棄了祭典的後續,開始認真蒐集島上的藝術祭作品,等到我最後要離開伊吹島的時候,港邊的船已經不見了,應該就是已經去進行載著神輿繞島一圈的任務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